400-607-0665
1.上一批雞出欄后,盡快安排雞舍清理和消毒,保證足夠的空舍時間。
2. 墊料要干凈和干燥,整理平整。同時要進行消毒。
3.同一雞舍就養同一批雞,以防疾病交叉傳染。
4.至少提前24小時升溫使地面墊料的溫度在32~35℃。
5.無論是墊料養還是網上養,均應提倡全進全出。
6.密度:一般情況下飼養密度以8只/平米為好,冬季可適當加大至10只/平米,育雛開始可每平方米35只。建議7日齡、14日齡、21日齡分別擴群1次。
7.溫度: 因為雛雞的熱調節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需要提供一些供熱系統來為小雞加熱。應特別注意雛雞的行為與舍內溫度是否一致(雛雞在育雛傘下均勻分布、采食飲水正常、行動活躍、叫聲清脆說明局域育雛溫度合適)。
8.光照:現在有許多光照程序都稱是最科學的,我們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光照程序。如果您飼養的肉雞是飼養49天(體重2.5千克)以上,建議您采用限光程序,因為生長期適當限光有利于防止后期死淘(猝死)率過高。如果飼養42天左右或35~36天的肉雞宜采用間歇式光照或23小時光照、1小時黑暗方式。光照時間單位:20勒克司相當于每平方米3.3瓦、10勒克司相當于1.7瓦/米。
9.濕度 :前期1-2周保持相對高濕度,3周齡至出欄應保持相對低濕度,其參考標準是:1-2周,相對濕度可控制在65%-70%,以后控制在55%-60%,最低不低于40%。
10.通風換氣 :續高濃度的有害氣體(如氨氣、硫化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粉塵等)能導致雞只貧血,體質變弱,生產性能和抗病力下降,而且容易誘發呼吸道病和腹水癥,給肉雞生產帶來巨大損失。通風換氣要求:肉仔雞整個飼養周期內都需要良好的通風,特別是飼養后期通風換氣特別重要。 簡單地說:即人到雞舍時嗅不到氨味、臭味和其他刺鼻氣味即為通風良好??刂妻k法:育雛頭3天育雛室封閉,以后可打開頂部通氣孔。夏、秋季根據外界氣溫適當打開門窗,但要防止冷空氣直接吹到雛雞身上;寒冷季節通風前先提高舍溫2-3℃,利用中午、下午外界氣溫高時適當打開向陽的窗子,進行通風換氣。注意事項:要嚴防煤氣中毒;隨著肉雞體重逐步增加,換氣量也應隨之加大;在溫度保證的前提下應盡量加大通風量;嚴防賊風侵襲。
11.飼料的選擇: 飼料成本在整個肉雞成本中占到70%左右,選擇何種飼料直接關系到肉雞飼養的經濟效益。問題的核心就是用哪種飼料飼養效果最好,具體用哪一種飼料您可以做一些對比試驗。根據國內目前的情況,可以采用信譽較好的中型或大型飼料廠生產的價格適中的肉雞專用全價顆粒飼料。
12.生長期到出欄時的管理 :生長期到出欄期間飼養的核心是在合理的飼料消耗下,生產出最多的符合產品要求的雞肉。這個時期的管理最突出的一個問題是要適當控制體重增長,減少后期雞只由于生長過速而引起的死淘。對于出欄體重較大的肉雞,應適當降低早期體重來達到預期生產性能。
13.免疫注意事項 :肉雞免疫方式往往被忽視,在后期很容易發生疾病,因此建議可以采取點眼、滴鼻、噴霧和飲水免疫方式的活苗,在前期最好采用點眼、滴鼻,后期如果有條件也采用點眼、滴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