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7-0665
(一)選址
場址應選在地勢高燥、背風向陽的地方,雞舍南向或南偏東向,以利夏季通風或冬季保溫。場址選在村外,距公路干線及其他養殖場較遠; 低洼地、污水河邊不要建場。
電力供應穩定可靠,具備三相電源,并配備三相電發電機,交通便利。應該遠離其他養殖場,距離應不少于 5 公里,距公路最好不應少于 100 米。地面最好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排放污水和雨水。
小規模飼養肉雞(小于 1000)時,可以養在庭院內,但此時院內就不能再飼養其他畜禽品種,以減少疫病傳播。規模飼養(大于1000 只) ,就應該根據以上要求單獨選址建場,以免雞群間疾病的相互感染,養雞必須采取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統一防疫管理。
(二)雞舍建設
1. 磚瓦類型雞舍。雞舍的地基高處自然地面 15 ~ 20 厘米,中間高,兩邊坡度 2%~ 3% ;夯實,地面水泥砂漿硬化,雞舍外四周挖25~30厘米深的排水溝并硬化處理。
雞舍跨度 7 ~ 7.5 米, 長度14 ~ 15 米每 1000 只雞,房檐高1.8 ~ 2 米, 頂 高 3.5 ~ 3.8 米,一開間 3.3 ~ 3.5 米,每開間頂部設一個直徑 40 厘米的帶蓋通氣孔。
每間雞舍南北沿墻上各設兩個高 90 厘米, 寬 90 厘米的通風窗,貼近地面各設一個高 40 厘米、寬50 厘米的地窗,窗上鐵網防野鳥和老鼠。房頂磚瓦結構即可,生產中大多數雞舍采用三角形屋頂,坡度值一般為 1/3 ~ 1/4。屋頂材料要求絕熱能良好,以利于夏季隔熱和冬季保溫。
2. 塑料大棚類型雞舍。此類型雞舍成本相對低廉,地基要求同 磚 瓦 舍, 棚 舍 跨 度 5.5 ~ 6.0米,長度 16 ~ 17 米 /1000 只雞,頂 高 2.3 ~ 2.5 米, 頂 部 每 隔 3米設一個直徑 30 厘米的帶蓋通氣孔。棚架結構用 2 厘米寬的竹片或直徑 1.5 ~ 2 厘米的竹竿,每隔20 ~ 25 厘米 1 根,粗端插入地下20 厘米左右,另一端相銜做成弧形,固定在由立柱制成的縱梁上。立柱和梁要足以承受頂的壓力。
棚頂結構有內向外分別為 :無滴膜 - 草(10 厘米厚)- 普通塑料膜 - 玉米秸桿或草簾(5 厘米厚) 。距地基 1 米以內的無滴膜上不要放置草、草簾或玉米秸等,以便于采光和通風,棚頂外用 8 號鐵絲固定在地基上,以防大風吹翻頂棚。
3. 利用廢舊房舍。先清除屋內廢舊物品以及周圍的垃圾、雜草, 修好排水溝、 門窗、 墻壁、 屋頂、地面、堵死鼠洞,用生石灰加 1%火堿粉刷墻壁,用火堿等消毒劑徹底消毒后進行一次 3 倍劑量濃度的福爾馬林熏蒸消毒,達到保暖、通風、防疫等要求后再養雞。
(三)雞舍布局
雞場考慮規劃布局問題時,均要以有利于防疫、排污和生活為原則。尤其應考慮風向和地勢,通過雞場內各建筑物的合理布局來減少和有效控制疫病的發生。
雞場內生活區和生產區應嚴格分開并相隔一定距離,生活區在風向上與生產區相平行。雞場生產區內,每棟雞舍之間應有隔離措施,如圍墻或沙溝等。
雞場內道路布局應分為清潔道和臟污道,清潔道和臟污道不能相互交叉,各舍有入口連接清潔道 ;臟污道主要用于運輸雞糞、死雞及雞舍內需要外出清洗的臟污設備,各舍均有出口連接臟污道。清潔道和臟污道不能交叉,以免污染。
(三)飼喂設備
1. 飲水器。有水槽、真空飲水器、 鐘形飲水器、 乳頭式飲水器、水盆等,大多由塑料制成,水槽也可用木、竹等材料制成。一般,每 100 只雞提供 2 個 2 千克規格的手提真空飲水器即可 ; 1 周后逐步改用乳頭飲水器,每棟雞舍根據跨度、 走廊設置配備水線 2 ~ 4 條,根據舍內面積、雞只多少安裝乳頭, 一般肉雞 7 ~ 8 只需 1 個乳頭,若用普拉松飲水器 50 只雞 1 個。
2. 喂料器具。 主要有飼槽、喂料桶(塑料、木制、金屬制品均可) ,大型雞場還采用喂料機。飼槽的大小規格因雞齡不同而不一樣,育成雞飼槽應比雛雞飼槽稍深、稍寬。肉雞開食時,可直接將 料撒在報紙或塑料布上,塑料布每半天更換清洗消毒 1 次,晾干后再用。1 周后改用料桶,每 35 只肉雞用 1 個 10 千克規格左右的大號料桶或 1 個簡易料盆,養千只雞需準備 30 個料桶或料盆?!?/p>
(四)取暖設備
1. 電熱保溫傘。 常用鐵皮或纖維板、 木板等制成傘形罩,有圓形或方形等形狀,內裝500 ~ 1000 瓦的電熱絲,并有一盞照明燈,有的還裝自動調節器控制溫度,每個電熱保溫傘可保溫 400 至 500 只雛雞。
2. 煤爐。是農戶養雞常用的加溫設備,成本低,但必須裝有煤氣排出管 ( 即小煙筒 ) 以防止人員和雞群煤氣中毒。每 1000 只雞需 2 ~ 3 只煤爐。
3. 紅外燈或電熱毯保溫。紅外燈或電熱毯都是市場上銷售的產品。紅外燈泡懸掛在雞舍內離地30 ~ 50 厘米處,并可根據雛雞溫度的需求調節懸掛的高度,每個紅外燈泡可保溫 100 ~ 200 只雛雞。電熱毯用時要平鋪在細砂地面或墊有舊麻袋的網床上,再在毯上蓋一層舊布或纖維袋和塑料薄膜等,然后將雛雞放在上面保溫,單人電熱毯可保溫 100 ~ 150 只雛雞,雙人電熱毯可保溫 150 ~ 250 只雛雞。
4. 火炕和煙道保溫?;鹂蝗缤狈降目淮?,下面燒火,上面為炕床,雛雞放在炕床上保溫,有煙道通往屋外將煙氣排出?;鹂坏拇笮】筛鶕r數量和雞舍容量而定。煙道保溫法與火炕原理相同,由爐灶、煙道、煙囪構成,通過煙道散熱保溫。
(五)通風設施
雞舍通風除了通過預留的窗戶、窗口通風,還可在雞舍墻壁或頂棚上安裝通風扇或者風機進行通風。
1. 自然通風。在自然風力和溫差的作用下進行,窗口總面積一般為建筑面積的 1/3 左右。為了調節通風量,還可把窗子做成上下兩排,根據通風量要求開關部分窗戶,既可利用自然風力,又利用溫差的通風作用。而在冬季,為了不讓冷風直接吹到雞,還可安裝擋風板,使風速減低后均勻進入雞舍。
2. 機械通風。機械通風是密閉式雞舍大群飼養條件下調節舍內環境狀況的主要方法,包括兩種即橫向式通風和縱向式通風。當雞舍長度較短跨度不超過 10 米時,多采用橫向式通風。當雞舍長度達 80 米以上, 跨度在 10 米以上時,則應采用縱向式通風,縱向式通風是指將風機安裝在肉雞舍的一側山墻上,在風機的對面山墻或對面山墻的兩側墻壁上設立進風口,使新鮮空氣在負壓作用下,穿進雞舍的縱徑排出舍外。
風機布置原則 :安裝在污道一側的山墻或就近的兩側縱墻上 ;風機的高度距地平面 0.4 ~ 0.5 米或中心高于飼養層,布置風機時可大小風機相結合。
(六)光照設施
每 15 ~ 20 平方米的面積設一燈頭,最好要準備燈罩,備用15 瓦和 40 瓦的燈泡各 1 個,以滿足肉雞不同階段對光照度的要求,一般情況,1 ~ 14 日齡使用 40 瓦白熾燈,15 日齡至出欄使用 15 瓦白熾燈。光照程序一般是,進雛前2 天內實行全天 24 小時光照。第3 天至出售,采用 23 小時光照,1小時黑暗。
(七)其他養殖設施
1. 網養設備。近年,也有不少農民采取網上平養的方式飼養肉雞,方法是在架子上鋪硬塑料網。每 1000 只肉雞需要 35 千克規格為3 號的塑料平網。一般可用竹竿、木條、樹枝等做成支架,上鋪塑料網或鐵絲網,離地面高 70 ~ 80 厘米,并設有地面工作走廊。
2. 墊料。墊料平養簡便易行,投資較少,適合于一般農戶,但要注意墊料的選擇與管理。常用來做墊料的原料有一下常用的幾種 :
刨花 :首選墊料。要求質地柔軟,不發霉。如來源不便可只作育雛用。
鋸末 :可作墊料,由于初生雛開始是很容易誤食,要用墊紙嚴封鋸末。
花生殼、豆殼、稻殼 :要求不發霉,殼質太硬要壓制后再用。
麥秸、稻草秸、玉米秸 :要求不發霉, 鍘成 3 ~ 6 厘米長小段,麥秸要鍘去麥芒部分。
楊樹葉、槐樹葉等樹葉類 :要求不發霉,去除硬枝。
上述墊料,亦可混合使用,如地下鋪一層砂,上面在鋪一層麥秸等。墊料在雞舍熏蒸消毒前鋪好,沙子厚 6 ~ 8 厘米,其他 8 ~ 10厘米,一次性鋪夠。育雛開始的 3天內,在墊料商墊上一層吸水性較好的報紙等,防止雞吃墊料。日常管理中要勤翻墊料,靠近水槽的濕墊料要經常與干燥處的墊料翻換,防止墊料過濕和結塊。同時還要注意取暖、熏蒸消毒時,避免墊料燃燒。
3. 護圍。其作用是在最初幾天避免雛雞跑散,使雛雞接近熱源。護圍約 45 厘米高,設置時距加熱源 80 ~ 150 厘米,隨雛雞日齡增加而逐漸擴大護圍面積,至10 日齡后撤去。護圍一般使用網孔 1 厘米的金屬網,冬季為了減少氣流對雛雞的影響,可在二層金屬網中夾上一層報紙后使用。